新聞專題>青島記者協會網站>傳媒世界>
     
    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實施 真實記錄奮進的新時代
    青島記者網2018-07-05 11:23:28光明日報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為充分發揮紀錄片“國家相冊”功能,真實記錄奮進的新時代,展現新時代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昂揚之氣,總局將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扶持鼓勵帶有鮮明時代印記、彰顯時代精神的紀錄片精品。

    工程將在題材規劃、資金扶持、播出調控、人才培養、市場引導等多個方面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動員、引導廣大紀錄片人投身到火熱生活中,從而推動紀錄片產業繁榮發展,增強國產紀錄片傳播力影響力。

    為熒屏注入一股清流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在實現中國夢、傳播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環境下,紀錄片承載著獨有的文化傳播功能和社會作用。

    近年來紀錄片產業正強勁崛起,無論是《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記住鄉愁》,還是《人間世》《生門》《第三極》,都掀起過一波波收視熱潮,與綜藝節目同臺競爭,紀錄片的優勢很明顯。這類紀錄片為熒屏注入了一股清流,逐漸改變著綜藝霸屏、電視劇稱雄的現象。可以說,中國的紀錄片市場正在形成一個良性的產業生態:一方面整體品質的提升推動了產業從小眾走向大眾;另一方面“大眾”的多元品味和多層次鑒賞水平也倒逼產業不斷自我完善和革新。

    在2018年的幾部收視與口碑雙豐收的紀錄片中,我們不難看到制作者們在視角和語態上尋求突破和創新的努力:《傳承》聚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了非遺傳承人用“匠心”為“傳統”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的努力;《創新中國》則致力于探討中國“智造”及其對世界的影響,更創造性地用人工智能聲音合成技術還原了央視已故著名播音員李易的聲音,并為影片配音;《中國老總》則另辟蹊徑,將鏡頭對準了中國經濟發展各個重要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家們,揭示其內心深處的真實故事……

    未來紀錄片該如何發展以延續它的熱度?如何在內容方面進一步突破?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相關負責人給出了新的回答:“新時代紀錄片精品應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圍繞普通中國人以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開展紀錄片題材規劃,從而實現記錄新時代,展現美好生活。”

    人才培養助力產業發展

    任何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必須有源源不斷成長起來的新鮮人才做支撐,對紀錄片行業來說,更是如此。《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7》顯示,人才匱乏、專業素質不高依然是紀錄片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瓶頸問題。中國紀錄片網負責人、紀錄中國理事會秘書長張延利認為,“隨著紀錄片產業的快速發展,一系列紀錄片人才的培訓及扶持計劃也應相應跟上,從而鼓勵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紀錄片創作的事業之中。”

    事實上,無論是業界還是政策方都從未停止在紀錄片人才扶持和培養方面合作的努力。誕生于2016年的新鮮提案真實影像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就是其中十分有益的探索。得益于紀錄片行業和江蘇新聞出版廣電局的大力支持,大會在蘇州舉辦三年來,促成了許多出色的時代藝術創意轉化為創作實踐,進一步打破了平臺、體系乃至文化的界限:截至去年,大會共推舉11部影片走上世界舞臺,幫助11部成片獲得平臺播放、6部提案獲得資助完成成片。相信之后這個數字還會有較大突破。在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看來,“新鮮提案大會是一個非常國際化、專業化的活動,來的人很專業、談的話題很專業、做的事很專業。”

    與此同時,新出臺的《通知》也明確指出了在人才培養上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強。《通知》指出,“廣電總局將切實加強紀錄片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相關人才培養、發現、使用和激勵機制,建立紀錄片人才庫,開展紀錄片專業培訓和國際交流。”

    中國故事海外受熱捧

    作為一種跨文化、跨時空的媒介形態,紀錄片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是促進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有效途徑。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日益增強,“中國主題”正在成為全球紀錄片市場的熱門資源。英國BBC、美國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日本NHK紛紛推出中國題材大型紀錄片,并給了中國故事較為正面的敘述。

    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2017年,紀錄片《本草中國》作為代表中國中醫藥文化的“國家名片”,帶著更加充分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走向東南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向世界展現中華本草的傳奇魅力。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宣傳處處長李忠志在《本草中華》研討會上的發言中表示,“《本草中國》的出海彰顯了三個自信,第一個自信,是對傳統文化的自信;第二個自信,是對國產紀錄片的自信;第三個自信,是對中國紀錄片人的自信。”

    當然,中國紀錄片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如何打破文化交流障礙,如何克服國產紀錄片在海外的宣發困難等,是一直困擾中國紀錄片走出去的絆腳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雙管齊下,一方面加強合拍及海外營銷,鼓勵扶持講好中國故事的中外合拍紀錄片,與境外主流紀錄片制作播出機構合拍的紀錄片也將視同國產紀錄片給予相應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加大對紀錄片“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對在國際主流媒體播出的優秀國產紀錄片予以重點扶持,扶持指導辦好國內紀錄片節展活動,支持優秀國產紀錄片和制作機構參加境外高水平影視節展。

    近年來國產紀錄片的投入和產值不斷攀升,《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紀錄片的生產總投入達39.53億元,年生產總值60.26億元,同比增長14%和15%,這一數字也達歷年之最。這些數據的背后,是對紀錄片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許:每一個紀錄片從業者都應該把握時代之魂、關注時代之需、聚焦時代之變、引領時代之風,做好新時代的記錄者、美好生活的展現者。(記者牛夢笛通訊員葉奕宏)

     
      更多
      更多
      更多
    圣元銷毀奶粉
     
    郭川環球航海
    蛟龍探海專題稿
    青島 挺進“藍海”
     
    版權所有:青島新聞工作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