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青島記者協(xié)會網(wǎng)站> 記者之家> 傳媒觀點
     
    傳統(tǒng)媒體鞏固正能量制高點要術(shù)芻語
    青島記者網(wǎng)2015-05-14 17:36:45今傳媒

    ????新聞作品的正能量,目前是我國傳統(tǒng)媒體的特長,也是傳統(tǒng)媒體采編人員專業(yè)水準的體現(xiàn),更是傳統(tǒng)媒體生存的根基。這是由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性質(zhì)所決定的,無須置疑。然而正能量并非我國傳統(tǒng)媒體所獨有,一旦失去這一優(yōu)勢,傳統(tǒng)媒體便無立錐之地。因此,我國傳統(tǒng)媒體要想在當今新媒體強勢沖擊下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進一步提高新聞作品的正能量,鞏固已占領(lǐng)正能量制高點,在正能量上具有絕對優(yōu)勢。傳統(tǒng)媒體進一步提高新聞作品正能量有何要術(shù)?筆者通過個人30年新聞采編工作經(jīng)歷和觀察、思考,認為最靈驗的要術(shù)莫過靠真功夫。“靠真功夫”無人不曉,說起來亦簡單,但在復雜多樣的新聞工作中具體實踐起來,并非易事,特別近些年受社會浮躁風氣影響,許多新聞工作者對之有所忽視。就此問題,筆者在此談談個人粗淺的感悟。

    ????一、為“爆發(fā)”做好積累

    ????新聞事件有偶發(fā)性,但要采編出有正能量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卻不是偶然的。作為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工作者,要采寫、編輯、播發(fā)出有充分正能量的新聞作品,首個要術(shù)是自身要有真功夫,也就是有較高的素養(yǎng)、較強的本領(lǐng)、較深的造詣,或者叫基本功、功底。

    ????當然,它包括的內(nèi)容很多,除了基本的新聞職業(yè)道德、遵紀守法、文字功夫等等外,還要有新聞敏感性。

    ????新聞敏感性雖然和天賦有一定關(guān)系,但具體到某個記者對某類新聞的敏感性,不是憑空而來的,必須有相關(guān)的理論知識和對該方面社會現(xiàn)狀的宏觀了解,平時要深入觀察、用心思考這方面的問題,積累大量的思想、觀點。有了這樣的積累,一旦偶然事件出現(xiàn),就會像導火索一樣,“爆發(fā)”出能量巨大的新聞。這就是為什么從事某方面報道時間長的記者,容易在該方面寫出正能量高的優(yōu)秀作品。當然,并不是所有從事某方面報道時間長的記者,都能在該方面寫出正能量高的優(yōu)秀作品。因為,有的記者雖然負責某個口的報道時間長,但平時敷衍了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再好的新聞事件出現(xiàn),對于他來說,就好像石頭砸在棉花包上,沒有聲響。

    ????缺少真功夫的記者往往意識不到一些新聞事件蘊含的正能量有多么巨大。很好的一件新聞事件,讓他輕描淡寫得平淡無奇,毫無正能量。他們反而經(jīng)常把一些沒有意義的、甚至是一些人錯誤的做法,當作重大的、先進事跡進行宣揚。比如說,從事環(huán)保報道的記者要有環(huán)保意識,但這并非是一句籠統(tǒng)的空中樓閣式的口號,必須掌握有關(guān)具體知識和環(huán)保界動向。如今社會上,常有人從市場上購買野生動物放生。這種行為十年前就被環(huán)保界人士否定,認為其行為只能促使不法分子更加瘋狂地捕捉傷害野生動物、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但直到今年還有媒體將此作為保護生態(tài)行為而津津樂道地報道。2014年8月,有媒體報道一女子花6萬買下瀕危物種達氏鰉魚放生。文中引用該女子的話“就是為了生態(tài)平衡,保護野生動物”。有網(wǎng)友看到此報道后,立即表示“敬佩!”這種報道,很容易使受眾效仿,顯然成了“負能量”的報道。

    ????同理,編輯缺乏相關(guān)理論知識,平時沒有對有關(guān)方面動態(tài)的宏觀把握,很可能把優(yōu)秀的、有正能量的新聞稿件漏掉,或放在不醒目的位置,標題制作上也體現(xiàn)不出其潛力,使其正能量不能發(fā)揮出來。

    ????二、下真功夫,既是要術(shù)來源地,又是要術(shù)用武之地

    ????新聞工作者除了自身要有真功夫,具體到采編某個新聞作品時,更要舍得下真功夫,精雕細琢。眾所周知,深度報道是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但是,有的人錯誤地認為只要文章長了就是深度報道,于是堆積資料,重復別人的視角、內(nèi)容和觀點。固然深度報道總體上相對較長,但長了不等于就是深度報道。深度報道特點是深,只有探到別人尚未探到的深層次的“礦藏”,才能叫深。盡管人們說記者“不產(chǎn)生新聞,只是新聞的搬運工”,但是要“搬”好,不僅要費體力,而且要費腦力,偷懶和亂搬亂放都不是好的“搬運工”。

    ????新聞事件有外在的表象和事件背后內(nèi)在的真相,只有挖掘出真相,才能產(chǎn)生正能量,才能有震撼力。如果圖省力,重時效不重實效,僅僅報道其表象,自然無法讓其內(nèi)在的正能量迸發(fā)出來。要挖掘出正能量,就要下功夫,一是采訪時,要盡量多地采訪相關(guān)人員,與受訪人員盡可能深入交談,從不同側(cè)面了解情況,并大量查閱有關(guān)文字資料,包括單位或個人的總結(jié)、簡介及相關(guān)書籍等;二要深入思考,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和平時掌握的宏觀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它的正能量來,然后通過合適的文字突現(xiàn)出來。1981年1月初,葛洲壩大江截流時,新華社記者徐士杰、李永長一直在現(xiàn)場采訪,先后到大堤前沿和緊靠“龍口”的船上,從不同角度細心觀察。在通向“龍口”的大堤上,自卸卡車一輛緊接一輛向“龍口”拋石料。這種場面,無法用常見的“飛馳的卡車”類的語句來形容。他們通過和現(xiàn)場的其他人員交談,并反復斟酌,最終選用“鋼鐵傳送帶”來形容場面。《橫鎖長江之戰(zhàn)——葛洲壩截流紀實》一稿經(jīng)新華總社播發(fā)后,被《人民日報》等24家省、市以上的報紙采用。讀者從這篇生動的報道中看到了中國建筑方面的能力和成就,因此而感到榮耀。

    ????這種下真功夫采訪的職業(yè)精神,尤其對于剛剛?cè)氲赖那嗄晷侣劰ぷ髡叻浅S斜匾梢詮浹a自身功夫不硬的缺憾。常言道:臨陣磨槍不快也亮。然而,有的記者認為,這樣采訪,一篇稿件得用多長時間,一年才能寫幾篇稿件。有的想靠自己坐在家里玩文字游戲達到妙筆生花;有的本來應該請專家出面做的評論,又懶得采訪專家,便自己站出來說三道四;有的不考慮自身基本功如何,只是圖快,認為只要快了就是有水平。盡管“客里空”的作風在我國新聞界早已臭名昭著,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總有人照做不誤。結(jié)果,其作品只能是空洞無物,難免出現(xiàn)錯誤,不可能有沖擊力的正能量。

    ????有的記者希望從成功記者那里得到要術(shù),但他希望得到的是不下功夫就能采寫出好稿件的“竅門”,其側(cè)重點在省力、避免吃苦。殊不知所有的要術(shù)來自艱苦的采寫實踐,同時只有采寫時下真功夫,這些要術(shù)才能派上用場,否則再好的要術(shù)也只是擺設(shè)。對于新聞工作來說,要術(shù)不能做無米之炊,只有下真功夫,才能得到“米”。作為一名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應該養(yǎng)成在不影響新聞作品時效性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多下真功夫的習慣。

    ????下真功夫采訪不僅要舍得花時間、不怕吃苦,還要放下架子。有的記者擔心咨詢類的采訪,尤其是采訪專家,會被別人嘲笑無知,因此羞于向人請教,更怕被對方拒絕。實際上,從某種角度講,記者的采訪就是請教,請教不意味自己無知。被拒絕,也并非丟臉,此系采訪中常見現(xiàn)象,只能看作一時的困難。克服困難完成采訪,是記者必備的素質(zhì)。

    ????前面提到女子買達氏鰉魚放生的報道,如果記者當時能咨詢一下環(huán)保界的資深人士,就能以正確的角度報道,避免在社會上引起不良反應。

    ????三、深挖細究,避免表彰類作品冒出負能量

    ????許多人認為,只要是報道工作成就、先進事跡、典型人物的表彰類稿件,就有正能量,也不會有人找麻煩、惹官司,因此不愿下功夫求新求異求深,喜歡報道形式程式化、主題宣傳概念化,以致文章總是扁平無趣。有的還抱著過去落后的觀念,認為拔高是最靈驗的“要術(shù)”,拔得越高,越成功,稿件正能量越大,因此不在采訪上下功夫,對于受訪人所講的數(shù)字、故事、事實等等不加核實,當作真實的東西直接寫到作品里,更有甚者,把新聞當小說寫,編造故事,先進人物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表彰類報道是為了鼓勵先進,傳播好的經(jīng)驗、精神,然而虛構(gòu)的這種空中樓閣式的人和事,自然無法復制,貌似有正能量,實際是個沒有正能量的草包。雖然其可能一時造成轟動效應,但其轟動效應越大,最終形成的負能量越大。馬克思說:“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

    ????由于新聞作品所反映的任何單位和人,總有了解其真實情況的人。他們看到這樣虛假的表彰類稿件,不僅會對報道的人或單位有看法,產(chǎn)生敵視心理,還必然使公眾認為所有新聞報道都是虛假的,都是捏造的。筆者采訪時,多次遇到受訪者說:“你隨便編,文章都是由人編的么。” 聽到這種話,筆者非常憤怒,感覺是對自己的羞辱。但冷靜一想,這都是因為個別記者造假,特別是許多地方上的“土記者”通訊員胡亂編造,而編輯把關(guān)不嚴,敗壞了媒體的聲譽。有家媒體報道一先進人物,僅僅由于將年齡多寫了兩歲,便令先進人物所在單位同事認為其吹噓自己,于是對其冷嘲熱諷,弄得這位先進人物很尷尬,后來被迫調(diào)動到他處工作。該報道不僅沒有起到鼓勵先進的作用,反而造成傷害。由此可見,這類新聞稿件稍微采寫不到位,不僅沒有正能量,還有極大地負能量。

    ????采寫表彰類新聞,必須深入挖掘能體現(xiàn)先進人物個性的鮮活事跡,深挖事跡背后的故事,以及先進人物所作所為時所處的環(huán)境,處理具體問題的手法、策略、技巧,這樣才能使先進人物接地,使讀者可以受到啟發(fā),便于復制學習。穆青與馮健、周原等采寫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經(jīng)歷,就是一個好的例子。在他們采寫此稿之前,《人民日報》和河南省當?shù)貓罂呀?jīng)刊登過其他人采寫的有關(guān)焦裕祿事跡的報道。但他們沒有圖省事移花接木、像拼積木一樣用別人的資料拼湊,而是于1965年12月7日到蘭考實地深入采訪了3天,不僅采訪了機關(guān)的領(lǐng)導、干部,還采訪了大量群眾。結(jié)束采訪,他們又花了大量時間進行深入思考、研究、構(gòu)思,數(shù)易其稿,到1966年2月7日才在《人民日報》發(fā)表。文章通過描寫焦裕祿同內(nèi)澇、風沙、鹽堿等自然災害以及干部在困難面前灰心喪氣思想、自己的病魔等作斗爭,展現(xiàn)了焦裕祿“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堅強性格。盡管這篇文章不是率先報道焦裕祿事跡的,但其影響力是之前所發(fā)報道無法企及的,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在中國新聞通訊寫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焦裕祿也成為各級領(lǐng)導干部學習的楷模。

    ????四、運用要術(shù),讓監(jiān)督類作品發(fā)出正能量

    ????有的人認為,批評、監(jiān)督、揭露違法犯罪行為等類的新聞作品沒有正能量。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它催人奮進、給人力量,讓人向善斥惡、明辨是非、追求正義公正。

    ????之所以有人認為監(jiān)督等類新聞作品沒有正能量,和一些作品沒有下功夫采寫有關(guān)系。最典型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末發(fā)生在西安的魏振海搶劫殺人團伙案告破后的報道。有的報道只是一味披露魏振海的狡詐、膽大妄為,沒有深入挖掘其道德的淪喪、心靈的丑陋、給受害人造成的傷害,因此魏振海被社會上個別人視為智勇雙全的“英雄”。當魏振海等人被處決后,有人說“20年后又是一條好漢”。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有的市民沒有因為魏振海等人被處決而立即放心,依然忐忑不安,怕有新的“魏振海”出現(xiàn)。

    ????與之相反,2014年2月20日《新華社》播發(fā)的《國法如天——原四川漢龍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涉黑犯罪內(nèi)幕揭秘》長篇文章中,揭露了劉漢等人在四川橫行霸道、瘋狂斂財、無惡不作的罪行,“在長達10多年里,劉漢黑社會性質(zhì)犯罪組織涉嫌實施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非法拘禁等嚴重刑事犯罪案件數(shù)十起,造成9人死亡,9名被害人中有5人是遭槍殺身亡”,“僅懷疑老街坊梁世齊私吞3萬元養(yǎng)狗費,劉維(劉漢弟)指使手下將其殘忍殺害。而梁世齊的姨娘曾對劉漢有哺育之恩”,“劉漢黑社會組織已經(jīng)坐擁資產(chǎn)近400億元,購置車輛數(shù)百輛,其中不乏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等大量頂級豪車”。雖然劉漢比當年的魏振海派頭大得多,但由于文章以客觀冷靜的視角,理智的控制素材,突出了法律主體和正義主題,讀者看過全文,只會對劉漢等人嗤之以鼻。

    ????事實說明,只要運用下真功夫的要術(shù),深入挖掘、思考,監(jiān)督等類新聞作品同樣能產(chǎn)生正能量。它可以使讀者鄙視丑惡、犯罪,使犯罪行為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從而打擊罪犯的囂張氣焰,使違法亂紀者不敢為所欲為,甚至良心發(fā)現(xiàn),同時讓讀者自己引以為戒、遵紀守法。這也是正能量的一種。因此在接手監(jiān)督類報道任務時,不要僅滿足于趣味性,需下功夫深挖,讓作品成為有正能量的優(yōu)秀作品。

    ????五、拉大稿酬檔次,增加開支,保證出正能量作品

    ????追求新聞作品正能量,不光是編輯、記者的事,更是媒體整個單位的大事。作為傳統(tǒng)媒體,必須排除社會上浮躁風氣影響,在單位里創(chuàng)造出追求新聞作品正能量的良好氛圍。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首先在輿論上使出正能量新聞作品的編輯、記者得到尊敬,使不愿下真功夫的編輯、記者感到壓力。其次,在稿酬方面亦要體現(xiàn),停留在口頭上的重視無濟于事,要訂立有效的獎罰制度,正能量越高,稿酬越高,不僅要有檔次差別,而且要拉大差距,大到引起編輯、記者高度重視正能量的程度。不能認為一篇稿件給那么高的稿酬,超出了記者的付出。一篇正能量巨大的稿件,肯定是平時日積月累出來的真功夫和當下的真功夫的綜合成績,高一些也是他們應得的。為什么當前有的編輯、記者得過且過,不愿下真功夫,就因為他們認為下真功夫得不償失,不如濫竽充數(shù)合算。

    ????同時,傳統(tǒng)媒體不僅不能因為受新媒體沖擊經(jīng)濟效益下滑就減少在采編方面的開支,而且要增加開支。因為在新形式下對新聞作品的要求更高,采編工作更難,其費用必然增加。如果單位忽視了這方面的開支,其費用必然轉(zhuǎn)嫁給編輯、記者,這勢必影響編輯、記者下真功夫的積極性。傳統(tǒng)媒體領(lǐng)導一定要認識到,新聞作品正能量,不光是黨和國家的要求,也事關(guān)傳統(tǒng)媒體存亡,不可馬虎。

    ????綜上所述,傳統(tǒng)媒體的編輯、記者、領(lǐng)導,只有下真功夫,才會提高新聞作品正能量,鞏固自己已占領(lǐng)的正能量制高點,增添所在媒體發(fā)展活力。

    ????(作者系:西安日報文體副刊部主任記者)

    ????參考文獻:

    ????[1] 方漢奇,丁淦林,黃瑚.中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 陳力丹.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

    ????[3] 趙英臣.媒體輿論導向把握能力思考[J].今傳媒,2015(1).

    ????[4] 馮保.紙媒記者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挖掘新聞[J].新聞知識,2013(6).

    ????[5] 張巖,劉立剛.當前媒介環(huán)境下的電視媒體“正能量”報道分析研究[J].新聞知識,2014(1).

    ????[6] 馮禹,韓衛(wèi)東.傳媒新時代電視新聞節(jié)目搶灘的基本功[J].今傳媒,2015(1).

    ????[7] 賀小巍.新媒體背景下紙媒做強的路徑探索[J].新聞知識, 2013(8).

    ????[8] 齊宇強,齊卉.新聞報道的負效應及預防對策[J].新聞知識, 2014(3).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龍?zhí)胶n}稿
     
    郭川環(huán)球航海
    圣元銷毀奶粉
     
    青島 挺進“藍海”
    版權(quán)所有:青島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