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記者協會網站>記者之家>傳媒人物

    《讀書》欄目主持人李潘 電視讀書節目怎樣活下去

    青島記者網2013-12-21 23:32:06 中國新聞出版網

    《讀書》欄目主持人李潘 電視讀書節目怎樣活下去

    ????“1995年我參與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欄目創辦時,那大概是中國電視屏幕上的第一家讀書節目。”中央電視臺《讀書》欄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潘回憶道。18年間,央視讀書欄目的命運可以說起起伏伏。先是2000年,《讀書時間》因收視率、節目老化等原因停播,后創辦《子午書簡》欄目,現改為《讀書》欄目。李潘說,央視讀書欄目也曾有它輝煌的過去。“從1995年到2000年,那是我們黃金五年,當時在全國文學界、文史界還是很有影響力,采訪過包括王元化在內的許多文化大家以及100多位知名作家。”

    ????從大的范圍上來講,在1995年央視創辦《讀書時間》欄目之后的幾年,中國電視出現讀書欄目爆發的小高潮,最多的時候全國電視讀書欄目將近二十家,但現在僅存寥寥幾家。究其原因,李潘覺得,是因為電視讀書媒體的生態發生巨大變化。她毫不避諱地說:“電視讀書欄目實際上是反讀書的。由于電視的本質和特性導致它注定是一個娛樂大眾的媒體。而讀書是很私人,相對小眾的一件事,而且需要反復琢磨、反復閱讀,因此,它是反娛樂的。無論紙媒、電子傳媒都可以反復閱讀,電視卻不行。”

    ????除了電視媒體做讀書節目的先天不足,還有一個很大的壓力來源于電視的收視率導向。“因為看電視的人常常不喜歡讀書,所以在這種狀態下,電視讀書節目沒有生存空間或者生存空間很狹窄。你只能自己去爭取,這就是現實。”李潘這樣感慨地說道。

    ????雖然在電視上做讀書是一件很擰巴的事兒,但是李潘說她會堅持往前走。央視自恢復《讀書》節目后,一直堅持創新,試圖通過不斷地更改樣式以吸引觀眾。當時電視做讀書節目普遍采用作家訪談加新書信息的形式,《子午書簡》采用文摘的方式,把好書的好片段拿來朗誦,后來改成《讀書》“三人書評”的方式,再到現在的在大型演播室邀請名人分享讀書經驗,并推薦好書。“名人談閱讀的形式比較討巧,收視率比較好,同時可以把新書帶進節目。”“在這種嘗試環境下我們活下來,而且越活越好,原來10分鐘到現在爭取45分鐘大型演播室談話節目,空間一點點增長全靠自己。”除了日常的節目之外,《讀書》欄目還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合辦“書香中國4月23日大型晚會”、每年暑假推出針對青少年閱讀的大型特別節目《我的一本課外書》。“《我的一本課外書》節目在青少年里邊影響非常好,全國已有10萬人報名參與。我們每一年暑假推選青少年讀書榜樣,在青少年中形成很大的影響力。今年為第二屆,到明年時可能會做得更大。”李潘這樣描述道。她認為,這是強化自己的執行力,讓電視讀書節目能夠活下去的另一種方式。□本報記者范燕瑩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龍探海專題稿
     
    郭川環球航海
    圣元銷毀奶粉
     
    青島 挺進“藍海”
    版權所有:青島新聞工作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