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記者協會網站>記者之家>編采手記

    記者:貴在責任 重在擔當

    青島記者網2013-12-20 12:29:21

    ????從這次獲獎的專題片說起吧。今年全國新聞獎評選,我們拍攝的《“蛟龍”探海—中國載人深潛海上試驗紀實》榮獲中國新聞獎電視專題二等獎。其實深潛報道不光這一篇,從2010年的3000米級海試開始,到2011年5000米級再到2012年7000米級,我們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跟蹤采訪,播發了包括新聞專題、系列報道、長消息、短消息等在內的各類新聞報道不下百篇。可能多數人并不知道,最初的采訪并不順利。由于種種原因,從2002年立項到潛器的研制、潛航員選拔、試驗母船改裝,一直到2009年首次1000米級海上試驗,一切都是在半封閉的狀態下進行的,外界幾乎無人知曉,更嚴禁對外宣傳。直到2010年5月,因為試驗母船向陽紅09號的母港是在青島,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得知兩個月后它要遠赴南海執行一項特殊任務。記者的直覺告訴我:這是個大選題,是每個記者可遇不可求的。為了能夠登船采訪,我們和相關負責人反復斡旋、協商,并且保證在公開宣布之前絕對不對外透露任何信息,最后才和攝像兩個人,以北海分局工作人員的身份上了船,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我們的真實身份,感覺在船上的活動都是偷偷摸摸的,聯系采訪也非常困難。有時候船停在錨地,科學家上岸開會,我們就每天到開會的賓館門口守著,一等就是好幾天。沒有出過海的人無法想像船上的生活,是多么辛苦而又枯燥。輪機部工作的機艙高達五十多度,而且噪音非常大,每次跟著他們下去轉一圈,都感覺頭暈目眩,就像洗了個桑拿。我們的攝像暈船,不拍攝的時候就在床上躺著,飯都吃不下,可一聽到準備的命令,立刻就爬起來抓起攝像機沖到甲板上,拍完又躺下了,每次出海回來,都得瘦一大圈。最終我們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船上每一位隊員的理解和尊重,也為之后兩年的采訪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其實采訪難度大、條件艱苦,這些還不是最難的,最讓我頭疼的是,電視面對的觀眾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如何用短短的20分鐘,展示如此宏大的主題?怎樣把載人深潛這樣一個看似“高精尖”的科學命題,讓普通人能夠看得懂而且喜歡看?我之前沒有做過任何專題片,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但我想所有的新聞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要接地氣、說人話,不應是冷冰冰的說教,而是有溫度、有細節、有生命、有感情的。所以上船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支起攝像機拿起話筒,而是“交朋友”。船上的人是很豪爽的,你以真誠對他們,他們也會回報你真誠。有個船員叫冷日輝,很高很黑也很壯,而且力氣特別大,大伙都叫他“大力水手”。每次潛器入海,他都要承擔蛙人的工作,潛器有21噸重,在海浪中上下左右,起伏不定,他要把自己當成橡皮艇和潛器之間的纜繩,身上的關節幾乎都被拉傷過。這個細節非常感人,畫面也很有沖擊力。但是大力水手很靦腆話又很少,尤其面對女生和話筒,就更緊張。怎么辦?在船上長達半個月的時間,我沒有提過要采訪他的事,只是像普通朋友一樣,看他怎么工作,和他聊天、吃飯。甚至船靠在岸邊時,一起去吃路邊攤、喝啤酒,我把他當成大哥一樣尊重,他也當我是小妹妹般無話不說。最后采訪的時候,他面對我幾乎沒有什么壓力,說到對家人的愧疚、說到臥病在床的老母親,這個五十多歲的七尺漢子甚至像個孩子一樣哭了起來。他感動了我,同樣也感動了觀眾。不光他一個,上到船長、政委、科學家、潛航員,下到普通的船員、水手乃至炊事員,其實船上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有人在海上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有人無法陪伴剛剛生產的妻子,有人因為炙熱的空氣呼吸困難,有人因為涌浪造成的船舶橫搖而嘔吐不止,從2009年到2012年,四次海試期間,共有九位隊員的親人去世,他們都沒有來得及送親人最后一程,更不用說每當突破一個新的深度時,船上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畫面。外人看到的,是我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巨大成績,可作為一個記者,走近他們之后,我更多看到的,是在這些成績背后巨大的付出,每當這時候,我就覺得有一種使命感,我必須用鏡頭、用心,把這一幕幕記錄下來,讓觀眾認識他們、了解他們、尊重他們,讓歷史記住他們,這是我作為一名記者不可推卸的責任。(青島電視臺 董惠)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龍探海專題稿
     
    郭川環球航海
    圣元銷毀奶粉
     
    青島 挺進“藍海”
    版權所有:青島新聞工作者協會